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四季度,多家银行加速“加载”资金占用高、流动性低的不良资产,数百亿元债权资产频繁转让。例如,渤海银行计划上市转让约700亿元债权资产。广州农商行还宣布转让一揽子信贷资产,金额最低超过120亿元。同时,10月份以来,金腾中心网站已发布25笔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受益对象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中小银行、消费金融主体等金融机构。业内专家表示,目前不少中小银行都面临着以下问题:资产质量承压,资本充足率下降,盈利能力下降。未来,可疑资产处置市场潜力巨大。中小银行应积极探索多元化、专业化的资产处理模式,同时加强“全周期、主动环保”不良资产价值管理能力打造。四季度以来,银行不良资产转让频频。中小银行正在加速“减负”进程,数百亿元不良资产捆扎频现。例如,渤海银行10月10日发布公告称,拟通过上市程序清算多年来积累的高经济资本、低流动性资产。拟转让资产主要为借款。根据合同金额及其他适用条件,拟转让资产总额已缴纳金额约700亿元,其中本金约4993.7万元,利息总额约1043.6万元,罚款及利息总额约933.4万元,预缴诉讼费用总额约1.26亿元。公告显示,该资产包2024年底账面价值约为483.1亿元。无独有偶,10月9日,广州农商银行也公告拟转让账面价值121.32亿元的贷款资产。从行业来看,银行本次拟转让的病态资产主要来自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分别占资产包的38.78%、20.46%和16.27%。记者统计,截至10月15日撰写本文时,仅在6篇作品中发现10月份的几天里,金都中心网站上发布了25起不良贷款转让公告。汇款主体包括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平安银行、江苏靖江农商银行、兰州农商银行等各类银行机构以及中银消费金融、幸福消费金融等消费金融公司。据国盛证券金融研究团队统计,今年二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规模和报价规模大幅增长。其中,本金余额合计6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8%。本息余额929亿元,比上年增长75.2%。从不良贷款处置业务的主体来看,不良贷款转移主体仍为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消费银行等。财务公司和国有各大银行也在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从坏账处置业务的资产类型结构来看,理想的坏账类型是主营业务为个人业务。中国贸易商联盟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告诉记者,金融机构大量转让不良贷款,有利于减少资本的低效占用,减轻发展的历史包袱,更好化解金融风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从而促进金融资产的良性循环和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有利于改善股本比率和盈利指标。对于加快不良资产转让的原因,多位银行业专家表示,有迫切需要。第四季度需要剔除表外不良资产。不良资产转让可以直接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和拨备,提高资产质量,同时减少资金占用,为明年新增贷款创造空间。在此基础上,C比率将会增加,银行资本和流动性将会改善。记者研究发现,资产转让主要影响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盈利指标。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银行不良资产风险权重较高,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中权重较大。风险加权资产构成资本充足率的分母。当比例较高的不良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时,资本充足率的分母就会减少,资本充足率本身就会相应增加。记者证实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商业银行资本管制办法》指出,商业银行将受到信用状况变化的影响,事实证明,将适用不同的信用风险权重,适用于不同的投资者。对于投资级公司和信用质量较高的经认可的交易商的风险敞口,商业银行可以采用比同类实体更低的风险权重。不良资产转让提高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也有利于优化银行资产结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账龄是指资产可供领取时到现在的时间间隔,是衡量银行资产流动性的重要指标。账户存在的时间越长,银行收回的风险就越大。公告称,以渤海银行为例,拟转让资产中,时效期限为一年或l的债权所占比例ess、一至三年、三至五年、五吨以上分别为2.45%、11.87%、30.47%和55.20%。我们的大部分资产都是长期资产,我们的资产流动性相对较差。上述银行业分析师表示,“当银行转移非流动资产时,他们可以将资金用于其他项目,以增加银行业务的灵活性。”广州农商行公告称,本次交易将使该行尽快变现和回收资产,并将资金用于投资其他潜在的优质资产和其他投资活动,从而优化资产结构,获得更好的回报。除此之外,银行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加速“采血”,提高盈利能力。请注意,在资产转让过程中,部分银行对不良资产进行折现,但转让基础价格仍高于资产账面价值。 t 的账面价值渤海银行划转资产483.1亿元,划转准备金488.83亿元。若以最低价格完成交易,贷款处置损益为5.73亿元。广州农商银行转让资产账面价值121.32亿元,转让准备金122亿元。如果交易以底价完成,您还将获得部分贷款处置利润或损失。董小苗表示,债权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值。如果最低转让价格高于账面价值,将对财务报表产生积极影响。探索多元化、专业化处理模式 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理市场潜力巨大。未来总量平稳增长结构持续调整预计会出现。它将展现监管的发展趋势。信贷机构从“被动风险管理”向“主动资产管理”转型将逐步深化。中小银行还应积极探索多元化、专业化的资产处置模式。渤海银行在声明中表示,通过债务资产转让,可以立即处置经济资本比例高、多年积累的非流动资产。此举有望显着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优化资产结构,避免风险资产占用,提高资本充足率,提高资本利用率和盈利能力,有效提高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银行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许多中小银行面临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的压力。今年6月底,渤海银行资本金充足率11.24%,比上年末下降0.39个百分点。广州农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3.62%,比上年末下降0.90个点。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交易额为483亿元,同比增长138.8%,其中,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业务交易额为370.4亿元,同比增长761%。与此同时,可疑资产转让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一季度,不良个人贷款批量转让平均贴现率仅为4.1%,平均本金回收率为6.9%。部分资产包初始价格甚至有不到10%的“冻结价”。随着不良资产处置压力加大,董小苗认为,未来不良资产的大规模转移在公开透明的市场化招投标机制下,贷款改革常态化稳步推进。中小银行应采取更加差异化的做法,综合运用现金回笼、自愿核销、不良资产转让、证券化等多种方式。金乐功能分析师廖和凯建议,银行需要以“全周期、主动式、生态化”的方式提升不良资产管理能力。对于出现新风险但仍有操作价值的客户,应主动介入,与资产管理公司等共同制定债务重组、资产出售、实施战略投资等综合方案,避免风险进一步恶化。同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结合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景气度、企业运营数据等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不良资产的清收率和处置周期,有效防控风险。
(编辑:关关)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作者

相关文章

国际金价从高位回落,资本收益被抹去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银行面对“双11”押注信用卡和借记卡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强化核心功能,A股“科技”数量快速增长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即时零售,为何发货这么快?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