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多地出台“好住房”建设标准,因地制宜提高住房质量。
2025 年 10 月 31 日 07:24 来源:Diario de Valores
本报记者 杜萌萌 10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党员干部会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中央四次代表大会精神,研究制定落实工作。会议系统推进好家园、好邻里、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创建,强调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家园”。 “好家园”不仅是今年政治层面的重要焦点,也是品质地产的重要环节未来五年的发展。 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能的“好住房”,实施住房质量提升工程和房地产服务质量提升活动。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相关人士介绍,住建部此前提出通过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施工、好运维五个主题推进“好住房”建设,并组织居民对“好住房”的诉求,总结出“六不准”、“六防”、“三省”、“6633”等“三当务之急”。我们还编写了创建“美好家园”的操作手册。从在地方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多省市陆续出台“好房”相关政策。纵观各地公布的“好家园”建设标准,毫无疑问,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因地制宜”。例如,市住建局广州城乡印发《广州市推进‘好住房’建设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工作指引》)。 58 安科所所长张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果《工作指引》通过画廊、气象廊道等特色空间构建连续的步行系统,并融合智能照明、环境监测等技术,这与注重保温的北方城市的区域标准有明显区别。其中,“物联网系统和数字家庭建设”将强调全场景设备的部署,比如要求安装水、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实施联动控制等。利用新风系统和空调,形成健康环境的闭环管理。家庭设备通过智能网关集中管理,并预留数据接口与政府机构、房产服务平台连接,实现更高效的数据管理。总体来看,今年多地出台的“好住房”建设标准,既充分考虑了安全、环保的根本标准,又结合当地特点,创新满足个性化需求。中国指数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表示,从本地实践来看,一方面,本地立场ards更详细,更符合当地情况。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普遍放宽了对阳台和壁架的限制。采用针对空楼层等公共空间的容量计算规则,提高空间利用率。记者综合调查发现,从首次提出“好住房”建设要求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到今年5月正式实施的《住房工程规范》,为高质量住房建设制定标准,贵阳、西安、沉阳等至少10个城市制定了“好住房”建设相关政策。 “这表明房地产行业正在有序推进以‘好房子’为核心的住房品质提升。”张波表示,各地逐步落实“优质住房”政策,不仅是对改变现状的积极回应既是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协议。 8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城市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系统推进“美好家园”和完善社区建设。未来的城市更新将聚焦于“美好家园”的建设。换句话说,“大拆大建”的思路有望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改造”。
(编辑:何欣)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作者

相关文章

固废资源化“三新”“淘金热”激活循环经济新引擎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三大信心支撑科创委科创增长层实现良好开局。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雷克萨斯软件计划收购凯美瑞Lead经营权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数亿美元!资金密集发红包 多只ETF成“大投资者”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美国因贩毒活动对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实施制裁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