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双重”工程持续加速 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提升
2025年11月19日07:36 来源:中国证券报记者 廉浪
●记者连浪 湖北房县至五丰高速公路项目11月18日开工,河南商丘机场11月17日开工……近期,多个“双重”建设项目陆续开工。 “双进”是指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打造重点领域安全能力。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在“十五五”规划总体框架内谋划推进“双创”建设,牢固树立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总要求,加强跨部门协调,注重软硬结合,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全面实施,不断提升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专家表示,“双元”建设将成为稳增长政策的重要着力点,作为扩大有效投资、培育新产能的重要抓手。由于相关项目的建设,基础设施投资预计将保持温和增长。 “双”工程加快推进房县至五丰高速公路建设。房县至五丰高速公路全长约31.6公里,建设工期四年半,按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该项目一旦启动,运输效率将大大提高。从 十堰 直达神农架仅需1个半小时,十堰至宜昌行车时间将缩短约100公里。除房县至五峰高速公路项目房县段外,一系列“双重”建设项目于四季度开工。 10月22日,G248新通道江果河至迪卜一级高速公路(试验段)开工建设。这对于打通国家公路网待接路段、构建赣双川双运河格局、加快推进赣双旅游金运河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1月17日,总投资约8亿元的商丘机场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商丘作为全国综合交通网络重要节点的地位将进一步强化,并很好地融入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全国统一市场。 2025年,“两级”建设共安排8000亿元,支持长江流域生态修复、沿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西部陆海新通道、高等级农用地、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网等重点领域1459个项目。国家发改委此前宣布,今年8000亿元“双能”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完成。 2026年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不少企业暂扣政策红利,积极推进项目申报工作。总的趋势是申请热情高,前期项目重点突出、政策性强。 11月12日,扬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召开2026年推进“双创”建设工程初步会议,提出以重大基础设施、民用工程和重点工业项目为重点,牢牢坚持“双创”方针指引,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成熟项目尽快归档,及时动态更新,强化软建设支持措施。北京市9月份发布的关于2026年城市大型项目采购的通知规定,大型项目必须做好储备。项目申请包括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项目,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技术、集成电路、智能装备与系统等新兴产业战略项目,以及仿人机器人、6G等未来产业项目。建立适当的匹配机制资金和项目是稳增长政策目标之一,“双”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到“双轨”建设,意味着“十五五”期间将继续推进,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和长期金融支持可能会逐步加大。未来五年,“双创”建设将是有效投资。这将是扩大和发展新产能的重要起点。这也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主任刘向东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建设“双轨”行动,旨在长期扩大对“双轨”建设的支持,在支撑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双’建设项目符合国家长远发展方向,在‘十五五’规划中占据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重要地位,要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增强‘双’投资建设效果,兼顾国家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刘向东表示,“双创”建设是主动应对国际环境变化、提高粮食、能源、工业等领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旨在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表示,未来“两级”建设不仅要有效利用好超长期专项国债资金,还要优化投贷机制,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这是发挥政府投资作用的重要方面,也是扩大民间投资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体现。 “推动‘双元’结构,必须把握三个重要方面。”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院特聘高级研究员潘明分析,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实现动态优化不仅需要保证充足的融资供给,还需要建立资金与项目的精准匹配机制。在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系统集成。大项目建设必须与制度建设同步推进创新和能力发展。基础设施等硬件投入,必须有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机制等软件方面的相应支持,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从治理机制上看,要加强协同配合,消除部门间壁垒,建立跨领域、跨层级的协调机制,确保不同项目在规划、建设、运营全周期发挥协同作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带动增速加快。多位专家表示,预计受益于建设“双赢”效应持续释放,以及拉动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性金融新产品逐步涌现,基建投资将加速。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表示,从融资来源来看,截至10月底,5000亿资金全部到位。人民币新政策性理财产品投资。在近期启动的5000亿元地方债务限额中,还有2000亿元专项债券限额,其中有数十亿元用于支持部分省份的投资建设。随着项目资金到位,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预计将小幅增长。王庆表示,临近年底,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可能会有所提高,基础设施投资对宏观经济的“稳定”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十五五”期间,基础设施投资将在“两级”建设拉动下保持适度增长。我们将有效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补短板、强基础,持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预计,小企业投资信心将增强sses将逐渐恢复。预计2026年一季度,受新金融政策工具影响以及部分省份实施专门支持投资建设债券专项拨款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趋于稳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辉表示,我国投资潜力和范围仍然巨大,需要客观、全面认识投资增长变化。下阶段,我们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优化投资结构,不断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投资健康发展,更好发挥投资在扩大内需、优化供给、惠及民生的重要作用。
(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