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十五五”规划的建议包括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能的“美好家园”。多地出台地方“好住房”标准。事实上,“美好家园”的标准始终是“人民满意”。 “推动‘美好家园’创建,关键是要聚焦群众现实关切,回归生活本质,切实提高住房和生活质量。”更好的生活。 “我想给老房子加装电梯”、“定期维护”、“搞好外墙防水”、“老人下楼梯会不那么困难”。近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产业发展中心主办的“古科技博览馆”上走进去,记者发现了一棵贴满绿色便签的“许愿树”。观众们写在便利贴上的留言,表达了他们对“好房子”的真实期望。日本的高端设计悄然实现了这些简单的期望。 2025年3月,“好住房”首次写入政府活动报告。 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重申,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能的“好住宅”是“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五年,中国房地产业将走向“高质量发展”,但距离“好房子”从样板间转移到更多老百姓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民满意”是不变的标准,什么是“好房子”?从行业角度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今年发布的国家标准《住房工程规范》已成为建设“好房子”的规范指南。该标准将于5月1日正式生效,要求住房工程建设做到安全、舒适、环保、智能,并提出14点改进要求。建筑层高将由原来的2.8米提升至3米以上。 4层或以上的建筑物必须配备电梯。比如,将地板隔音要求降低10分贝。lusivo“空调”、“预置送货箱”等。在“好房子科技展”上,对应上述14大改进的14个透明瓮沿着墙壁精心排列。最近退休的阿姨,在瓮里放了一个小彩球,以“减少油烟的危险”。ok”。“看似一件小事,其实是健康的基础。 “很多家庭多年来食用油烟雾超标,必须小心。”记者观察时发现,骨灰瓮里的颗粒物主要分为三大类:“改善隔音”、“增加地板和网的高度”、“适合老人和小孩居住”。关注者之一是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的网民“大户布巴”。她说,第一“好房子”的条件是“价格合理、质量可靠”,“楼上漏水、楼下有下水道臭味、墙体隔音差等问题在‘老小区’里很常见。”他决定换家。来自北京的韩先生也关注“好房子”。他坦言,自己目前住在一栋2000年左右建的高层住宅楼的五楼,没有电梯,墙壁隔音效果也很差。您正在考虑搬家。 “我想看看‘好房子’政策出台后是否会出现新的此类项目。”韩先生说,闲暇时,他花很多时间和你一起“看市场”。 “近年来房价有所调整,但高标准建造的房子仍然昂贵。短期内,‘好房子’可能并不便宜,所以我们还得观望。”国家标准的完善,为“四代住宅”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这种类型的住房“整合了高架花园、垂直植被、建筑面积比例低和住房入住率高等元素。” CR根据IC Res的数据研究中心预计,2025年,主要城市明确针对第四代住房建设的新建项目数量预计将超过70个,较2024年大幅增加。不过,《住房工程规范》编辑组专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建研究院”)总设计师曾宇提醒,此类住房仅适用于特定住房。它适应了一些人的气候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喜好。寻找“好房子”。对未来“好房子”的想象还要更进一步。 “好房子”有大小、价位不同,但标准始终是“人民满意”。曾宇告诉中青报·中青报记者,推进“好住房”建设,关键是要聚焦人民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回归生活本质,切实解决好住房问题。大大提高住房质量和生活质量。关键是“以人为本”和“微调”。 “相信‘十五五’期间,‘好住房’将会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党组书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聂宏曾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建设“好住宅”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施工、好维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清晰地认识到,好的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充分利用每一平方米并物有所值。 “设计必须‘以人为本’。”曾宇认为,好的设计不仅要关注和因地制宜,还要敏感新生活方式带来的新需求,考虑老年人的安全舒适、儿童的发展需求,并提供给全家人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 “未来的‘好家’不是一个标准的模式,而是‘个性化的解决方案。zada’,能够真正满足不同人的居住场景。”比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好房子科技展”上制作的“幸福家园·保障性住房”房型,从一个四口之家的实际需求出发,利用了空间。在使用和功能上做到了“精准响应”,是可以的。通过抬起客厅隔断,客厅可以快速变身为临时卧室,方便高级探访。岛式平台可用于划定一个不间断的在家工作区域,以便您可以在办公室工作或照顾孩子。三个独立卫生间可供多人同时使用,减少早高峰拥堵。建筑面积80平方米e 仪表可以轻松满足这两种需求。我们满足各种需求,包括 1LDK 公寓、3LDK 公寓、多个孩子、临时住房和家庭办公室。顺应时代变化的改造,是从“以家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的重要途径。 “我国有超过 4000 万老年人每年至少跌倒一次。”在10月底举行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展览会“适龄改造”分论坛上,北京老龄产业协会适龄建设委员会执行主任应长荣强调,“适龄改造”不仅仅是室内装修的改善。他说,到2024年底,北京市住建委联合调研组对8个养老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不少符合现行规范的设计实际使用中暴露出明显的缺陷。旋转式浴室门阻碍使用助行器的老年人独立行动,餐厅水槽不适应老年人的饮食习惯,一些邮局关闭,限制了服务覆盖范围,导致操作员留在现场。 “客户数量不足,经营压力大”的困境。智能技术还需要更加“老年人友好”。小米集团生态链设计部高级交互设计师曾宇欣表示:“经过研究,我们发现65-70分贝是老年人的最佳音量范围,既能保证听力清晰,又不会损害听力。针对视力下降的问题,我们对所有智能产品的操作面板进行了‘图标+文字’组合的优化,改善了色彩对比度,加大了字体大小。” “科技应该是一座桥梁,而不是一道鸿沟。适应时代的设计,要尊重人们的使用习惯”以人为本,实现渐进式创新。他强调,“美好家园”离不开新技术的传播。中建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质量部副总经理刘文强认为,智慧施工更广泛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速度和效率,还在于将建筑工人从繁重、高风险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回归到“人”在施工和管理的中心。目前,以平台化、数字化为核心的“天产”智能施工机器人系统,减少了劳动力混凝土施工所需时间提升60%,施工速度达到“每层5天”,云机无人机如天眼般观察全境,编制亚毫米级精度的数字地图,“灵目”无人塔机高空精准移动手臂,实现了从“人类协同”的跨越。“ntrol”到“智能控制”。“团队”不断壮大。通过中建科技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人因选房系统”,消费者还可以定制选房,体验“选房如选车”。消费者输入位置、家庭结构、场地条件等基本信息后,可以选择结构底盘,在线定制户型、装修、家具和智能家居。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销售人员会安排智能家居施工工厂制造模块化房屋和构件,运输到消费者指定的地点并完成组装、注塑、机电管道安装和内外装修即可使用,除了施工质量外,碳纤维、自愈防水材料、气凝胶材料等新材料也层出不穷。例如,防火隔热玻璃在 96 至 183 分钟内不会爆炸,有效阻止火势蔓延。智能调光玻璃即时无缝地营造出开放、透明的环境和私密、专注的环境。它可以在不同季节、一天中的不同时间进行切换,提供智能光热控制解决方案,为“美好家园”提供保障。 “这些优秀材料通过系统应用,从环保安全、节能降耗、智能服务等方面全面支撑好住宅建设,推动建筑行业的精细化。”中国建材集团科技管理部部长王崇海表示,相关产品主要针对隔音差、渗漏、裂缝、回味等住房问题。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保障性住房样板馆为例,全部室内设施rniture 使用新开发的生物质多晶板来解决成本有限和易碎材料等问题。环保等级达到最高级别,防火等级达到A级,具有隔音、防霉、防虫、防水等性能,但价格比同等环保性能的板材便宜1/3左右。在“造化、维护”方面,智慧社区管理、城市管理服务等方面相继取得成效。例如,华润置地打造了以智能运营平台为核心的“社区大脑”。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构建“100%验房+全周期房屋维护”的安全管理体系。借助AI巡检、能耗管理等系统,我们可以快速识别社区异常情况并下达自动指令。提高管理效率和安全性,打造“人情味”与“科技感”相结合的“美好社区”。 “美好家园”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国家标准《房企规范》实施以来,各地逐步出台地方标准,因地制宜推进实施。 “美好家园”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6月,《四川省优质住房评价标准》正式实施,填补了地方层面系统性“优质住房”标准的空白。 9月,甘肃省正式公布地方标准《优良住房评价标准》,并创新推出“管理要素+P要素”的三级评价体系。10月,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优良住房技术标准》通过修订并纳入“气候适应”“文化传承”章节,融入地域特色。构建多彩住宅建设技术体系……10月28日,广州市出台《广州市推进‘好住宅’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指南要求全屋配备空调和智能设备,如智能家居信息箱、前门智能锁、智能水务等。房屋前门两侧墙桩的宽度至少要达到200毫米,这样才能在门上贴春联,准确对接群众的“心与灵”“优先树种”“融入岭南建筑元素”……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城市发展局告诉中青报、中青报记者,《指引》的总体要求高于国家标准,主要根据广州独特的城市面貌和条件制定。例如,《指导意见》结合广州的“骑楼文化”,要求通过廊道、风雨廊、架空地板等构建连续舒适的步行系统,避免雨天走动、晴天反射阳光。雷南特色。他坦言,广州市“好住房”建设目前正处于标准化、试验示范的重要起步阶段,面临成本、库存、技术、协调四大挑战。例如,提高住房质量需要更大的投入,这将加大房地产企业尤其是面临“转型”的中小房地产企业的成本压力。” 广州老城住房存量占比超过40%,装修面临产权复杂、居民共识难、装修资金分配存在争议等问题。“从2028年开始,重点提质扩面,目标是2030年全面落实。”“当前,房地产行业面临新周期的机遇和挑战。致力于创造‘美好家园’,是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赢得未来的战略选择。”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赵成强调,“现在,很多建筑企业和设计团队都在努力研究(好住宅)。”聂宏特别表示,根据3万份问卷调查,有6633份(即6个无=无霉菌、无堵塞、无渗漏、无污染)噪音、无裂缝、无异味)“六防”:防电。、提到防火。防灾、防灾、防盗、防撞、防摔,“三省”(省心、省空间、省钱)和“三需”:健康、实用、安全。曾总指出,当前行业对“好房子”的高度重视和重视,正在不断完善。运维服务体系也在不断优化。中国居民正在从“有房住”转向“住得好”、“住得好”。中青报/中青报、中青报记者魏万禄健 来源:中青报